发布时间:2025-04-03 09:41

美媒:中国人形机器人研发进步迅速

  参考消息网4月2日报道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网站3月28日刊登题为《美国科技巨头正大举押注人形机器人,但分析人士称中国已处于领先地位》的文章,作者是迪伦·巴茨。全文摘编如下:


  特斯拉和英伟达等美国科技巨头正竞相开发人形机器人,强调它们对未来经济的重要性。但分析人士警告,它们已经面临输给中国的风险。


  投资者对机器人的热情不断高涨,因为像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这样的科技行业领导者越来越频繁地提及这一领域。黄仁勋在本月早些时候宣布了一系列用于人形机器人开发的新技术组合,开启“通用机器人时代”。


  在机器人制造方面,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项目“擎天柱”似乎在美国处于领先地位。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宣布计划今年生产约5000台。


  马斯克雄心勃勃的计划可能会让特斯拉在尚未进入大众市场的美国竞争对手面前占得先机,但他将面临的激烈竞争来自一个熟悉的地方:中国。


  随着比亚迪等中国电动汽车品牌的增长速度开始超过特斯拉,并以更低价格提供产品,专家们表示,类似情形可能出现在人形机器人领域。


  “中国有潜力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复制电动汽车行业的颠覆性影响。然而,这一次的颠覆性影响可能远远超出单一行业,可能会改变劳动力本身。”美国半导体研究咨询公司分析师雷克·克努特森说。


  摩根士丹利在2月份的一份研究报告中估计,根据不同配置和下游应用需求,目前每台人形机器人的制造成本可能在1万美元到30万美元之间。


  不过,克努特森表示,由于规模经济和制造能力的优势,中国企业已在价格上胜过美国竞争对手。


  例如,宇树科技去年5月发布消费级的G1人形机器人,起价为1.6万美元。相比之下,摩根士丹利估计,特斯拉的“擎天柱”Gen2人形机器人的销售成本可能在2万美元左右,但前提是该公司能够扩大生产规模,缩短研发周期,并使用性价比高的中国零部件。


  今年1月,宇树科技在机器人领域引发轰动,当时该公司16台表现优秀的H1人形机器人与一群人类舞者共庆农历新年。


  有迹象表明,中国在机器人方面的进步远不止于此。摩根士丹利2月份的研究报告发现,在过去五年里,中国在与“人形机器人”有关的专利申请数量方面领先世界,拥有5688项专利,而美国只有1483项。


  像小米这样的大型科技公司以及 比亚迪、奇瑞和小鹏等电动汽车制造企业也涉足人形机器人领域。


  报告称:“我们的研究显示,中国继续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取得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进展,初创企业正受益于成熟的供应链、当地应用的机会以及国家的大力支持。”


  美国银行全球研究部大中华区汽车行业和工业主管李明勋表示,中国将人形机器人视为一个重要产业,因为它们有可能缓解即将到来的劳动力短缺。李明勋说,随着人形机器人的广泛采用,其零部件成本下降将会“非常迅速”。他还指出,中国大约掌握70%的零部件供应链。 (编译/郭骏)

  • 回到顶部
  • 010-68207275
  • QQ客服
  •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