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7-16 09:28

研究称人工智能写作易导致内容雷同

  参考消息网7月14日报道 据法新社7月12日报道,12日发表的一项研究警告称,如果创意产业采用人工智能(AI)来帮助撰写故事,那么未来的书籍和电影都可能有内容雷同的感觉。


  这项研究招募了数百名志愿者,其报告发表在美国《科学进展》杂志上。其背景是,人们越来越担心广泛使用人工智能工具的影响。这些工具可以将简单的文本提示语言转化为相对复杂的音乐、艺术和文学作品。


  研究报告作者之一、任职于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阿尼尔·多希对法新社记者说:“我们的目标是,研究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多大程度上以及如何帮助人类提高创造力。”


  多希和研究报告另一名作者、来自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的奥利弗·豪泽为研究招募了大约300名志愿者作为“写手”。


  这些志愿者并不以写作为生,他们本身的创造力通过一项标准心理测试来评估,该测试要求他们说出10个截然不同的词语。


  然后,科研人员将他们随机分成3组,让他们写一篇8句话的故事,主题有3个:公海上的探险、丛林里的探险或在另一个星球上的探险。


  参与者也被随机分为3组接受不同程度的人工智能辅助。


  第一组没有接受任何帮助;第二组可以从聊天生成预训练转换器(ChatGPT)获得一个3句话的故事创意;第三组可以获得最多5个人工智能生成的故事创意来帮助自己下笔。


  在完成故事后,参与者被要求评估自己作品的创意性,标准包括作品新颖、有趣程度,以及这个创意有多大可能出版成书。


  另有600名外部评审人员也用同样的标准来评价这些故事。


  研究人员发现,平均而言,人工智能将写手个人的创造力提高了10%,将故事的趣味性提高了22%,尤其在故事结构和情节转折等元素方面颇有助益。


  对于那些在最初测试中被认为最缺乏创造力的写手来说,上述影响是最显著的。多希说:“所以,这有一种让人们公平竞争的效果。”


  但在集体层面上,研究者发现,人工智能辅助写作的故事看起来比没有人工智能辅助的故事相似度高得多,这是因为写手们过于“锚定”人工智能的建议。


  豪泽说,这造成了一个“社会性困境”。一方面,“这让人们更容易上手;降低写作门槛是好事”;但如果艺术的新颖性在集体层面下降,“最终可能是有害的”。


  多希说,这项研究还表明,就像过早地向孩子们引入计算器可能会妨碍他们学习基本运算一样,人们在发展写作、音乐或其他方面的基础技能之前,可能有过度依赖人工智能工具的风险。


  多希说,人们需要开始思考,“在工作流程的哪个环节引入(人工智能)这个工具可以获得最大的好处,同时仍能在项目或最终结果中保持个人特色”。 (编译/胡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