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营收增长42倍,寒武纪连续两个季度盈利
近日,智能芯片企业寒武纪发布2024年年报及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虽然2024年全年归母净利润亏损4.52亿元,但2024年第四季度归母净利润达到2.72亿元,首次实现单季盈利。2025年第一季度,寒武纪营收同比激增4230.22%,净利润进一步提升至3.55亿元,连续两个季度实现盈利。此外,该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以下简称“扣非净利润”)达到2.76亿元,首度由负转正。
归母净利润及扣非净利润陆续转正
2020年,有着国内“AI芯片第一股”之称的寒武纪登陆科创板,首日市值突破千亿元。但在2020-2023年,寒武纪一方面保持着占营收比例150%以上的研发投入;另一方面缺乏盈利能力,归母净利润持续亏损,2022年一度亏损12.56亿元。
中国电子报根据寒武纪财报整理
但在2024年,以大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潮流拉动算力需求指数级增长。AI芯片作为数据中心和智能终端的算力核心,市场需求随之攀升。寒武纪在财报中指出,以ChatGPT、DeepSeek 等为代表的大模型人工智能技术,从训练到推理都需要强大的算力支持。随着模型逐渐复杂化,对应的算力需求也水涨船高,智能芯片市场有望迎来新的增量需求。
2024年全年,寒武纪实现营业收入11.7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5.56%。归母净利润亏损4.52亿元,同比亏损收窄3.96亿元,较上年同期亏损收窄46.69%。扣非净利润-8.65亿元,亏损金额较上年同期收窄1.78亿元,较上年同期亏损收窄17.06%。
其中,2024年第四季度,寒武纪归母净利润达到2.72亿元,首次实现单季盈利。
2025年第一季度,寒武纪营收11.11亿元,几乎与2024年全年营收等同,同比增长4230.22%,净利润进一步提升至3.55亿元。扣非净利润也扭转了2024年的亏损,首次回正。
增强对大模型的优化和支持
寒武纪自2016年3月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人工智能芯片产品的研发与技术创新,形成了云端产品线、边缘产品线、IP授权及软件。
据财报披露,2024年,寒武纪在处理器微架构和指令集研发、软件系统、解决方案层面,都增强了对大模型的优化和适配。
寒武纪核心技术框架(来源:寒武纪财报)
在硬件层面,寒武纪新一代智能处理器微架构和指令集正在研发中,将对自然语言处理大模型、视频图像生成大模型以及垂直类大模型的训练推理等场景进行重点优化,并在编程灵活性、易用性、性能、功耗、面积等方面提升产品竞争力。
软件系统层面,寒武纪对基础软件系统平台进行了优化和迭代,持续推进训练软件平台的研发改进,并大力推进大模型业务的支持和优化。同时,公司推理软件平台在大模型适配、开源生态建设及易用性优化、大模型推理解决方案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进展。
行业用户贡献大
2024年和2025年第一季度,人工智能的行业场景落地,成为寒武纪业绩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2024年,寒武纪的智能芯片产品及配套软件平台持续在互联网、运营商、金融等重点行业应用场景落地,在软件平台易用性、大规模商业场景部署的稳定性、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普适性方面通过了客户严苛环境的验证。
在互联网及运营商领域,寒武纪的产品力得到客户认可。
在金融领域,寒武纪持续加深与银行、保险公司及基金公司的业务探索。除了为传统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持续提供算力支持外,还全面开展大模型的适配优化工作,帮助客户实现大模型在实际业务场景中的落地应用。
在交通领域,寒武纪参与多地车路云一体化项目、智慧停车、智慧高速业务,助力交通数字信息化发展。在轨道行业,公司在智慧货检、语音购票等方面与关键客户展开深入合作,推进铁路服务智能化升级。
此外,寒武纪智能芯片也应用于智慧矿山、智慧粮仓等传统产业智能化场景。
对于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寒武纪将营收暴增归因于公司持续拓展市场,积极助力人工智能应用落地,使得报告期内收入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
作者:张心怡 来源:中国电子报、电子信息产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