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文章:“特朗普冲击”激发中国自主创新
参考消息网4月14日报道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4月10日刊登题为《如果特朗普试图压制中国,他的做法大错特错》的文章,文章编译如下:
技术飞跃很少产生于安乐之中。它们在冲突、竞争和需要中形成。从核能到太空竞赛,再到现在美中之间展开的人工智能竞争——风险最大时,创新就会加速。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战可能会给中国带来经济痛苦,但它也可能会掀起一股技术浪潮。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就像“中国冲击”将美国挤出低端制造业一样,“特朗普冲击”正在推动中国将资源重新配置到更高价值、更先进的技术领域,与美国直接竞争。
北京已经得出结论:创新和掌控核心技术是对抗关税的可持续防御手段。掌握专利技术的公司(比如华为和比亚迪)更不容易受到关税和供应链冲击的影响。中国设想了一种新的技术供应链模式:区域生产、技术主权和全球供应链冗余。
技术和创新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成为中国国家议程的核心。“人工智能+”战略旨在将人工智能快速嵌入所有可能的领域。低成本人工智能模型创建者深度求索在限制下诞生。其产品正在世界各地得到应用。
中国正在大力投资光子量子计算,建设与“星链”相媲美的低轨道卫星网络,并为商业空间站奠定基础。它的目标是在芯片制造设备领域取得突破,并在工厂机器人密度方面领先世界。
技术限制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它们没有阻碍发展,而是将需求转向国内。以半导体为例:中国使用了全球约三分之一的芯片,一度严重依赖美国供应商。制裁没有减少这种需求,而是改变了需求的方向。如今,中芯国际等国内企业的营收创下新高,并在研发方面进行了再投资。
按照中国的说法,好的企业不会“躺平”,而是会适应。特朗普的第一波制裁引发了全球化狂潮。企业迅速拓展新市场并改变营商模式。总部位于深圳的传音控股目前占据非洲智能手机市场51%的份额。
不断上升的关税还加速了向数字供应链、服务贸易和云基础设施的转变,这些趋势发挥了中国在数字平台、人工智能和电子商务方面的优势。尽管中国在全球服务贸易中的占比还不高,但随着服务贸易相对于商品贸易的爆炸式增长,发展空间是巨大的。(编译/葛雪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