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美国政府是硅谷崛起重要推手
参考消息网4月1日报道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网站3月24日刊发题为《美国政府建立硅谷》的文章,作者是朱利安·泽利泽。文章摘编如下:
唐纳德·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宫后,许多科技巨头认为,现在——也就是他们赚得盆满钵满以后——美国人不再需要大政府。埃隆·马斯克成为这场“拆政府运动”的急先锋。这一角色尤其讽刺,因为硅谷的崛起恰恰源自政府的慷慨扶持。如果没有特朗普意图连根拔除的这个行政体系,作为美国现代经济标志性成就之一的高科技产业繁荣根本就不会出现。
硅谷的历史揭示这场“反政府战争”构成的重大风险。因为这场运动,特朗普可能彻底瓦解华盛顿与科技产业数十年的合作,而正是这种合作帮助美国伟大。
源于国防需求
这条高科技产业之路从二战时开始修建。1945年,战时的美国科学研究与发展办公室主任万尼瓦尔·布什抓住了时代精神,发布了《科学:无尽的前沿》的专题报告,为美国政府支持科学教育提出了原则宣言。这份提交给杜鲁门总统的报告解释了为何政府对研究的支持对于国家安全和经济繁荣如此重要。布什在报告附带的信中写道:“对于具备相应技能的人来说,科学展示着一片基本还无人涉足的腹地。这种探索对国家和个人的回报无比丰厚。科学进步是我们保护国家安全、改善健康、增进就业、提高生活水平和发展文化的关键。”
大型计算机系统的研发很多都源于国防需求。大型计算机系统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就开始制造,二战期间美国陆军和其他一些国防部门在格莱迪恩·巴恩斯少将领导下研发电子数值积分计算机(ENIAC)。ENIAC在1946年由宾夕法尼亚大学学者莫克利与埃克脱合作完成,起初最重要的功能是精准计算武器弹道。这个项目结束以前,政府就发现可以利用ENIAC进行多种工作,包括先进的气象预报和风洞设计。在美国普查局的资助下,莫克利和埃克脱接下来研究通用自动计算机(UNIVAC)。一种数字计算机因此诞生,其新的数据处理和储存方式对工业用处极大。1952年大选之夜,重达1.6万磅(约等于7200公斤)的UNIVAC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主持人沃尔特·克朗凯特身旁早早预测出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将以压倒性优势击败艾德莱·史蒂文森。一个计算机明星诞生了。这台机器甚至出现在一本《超人》漫画的封面上。
政企密切合作
冷战初期,联邦政府不断投入资源支持知识生产。《军人权利法案》资助老兵上大学。1950年杜鲁门签署法案成立国家科学基金会,通过辅助非医学领域的科学和工程作为国家卫生研究院的补充。两个机构的共同使命是“推动科学进步,促进国民健康、繁荣与福祉,确保国家防御”。1957年苏联发射卫星后,共和党总统艾森豪威尔与林登·约翰逊这些民主党参议员联合起来继续之前的做法。1958年的《国防教育法》提供学生贷款、研究生奖学金和研究经费。在政府大力支持下,到1960年代初,美国大学繁荣发展,跻身全球顶尖学府之列。在冷战不断升温之际,美国人占据明确优势的一个领域就是大学。
如果没有当时出现的政企协作,互联网根本不会诞生。尽管可能还有一些人在争论是不是前副总统戈尔创造了互联网,但联邦政府创造了互联网这一事实却毋庸置疑。
1958年成立的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与私营企业合作开展可能带来巨大收益的高风险大规模研究。该局对1960年代末第一个高级计算机网络“阿帕网”的诞生起到核心作用。阿帕网是现代互联网的基础。1986年国家科学基金会宣布组建一个独立的网络,称作国家科学基金会网络(NSFNET)。基金会连通5个超级计算机中心并且批准学术网络接入。这个项目被视为商业互联网诞生的“支柱”。其他值得注意的计算机创新也源自这次行动。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的资金帮助斯坦福研究所发明了鼠标,这项技术使不具备很强专业技术的人更容易使用计算机。1991年,在戈尔推动下,国会通过《高性能计算法》,资助伊利诺伊大学国家超级运算技术应用中心的一个程序员团队,帮助互联网得到极大扩展。参与创建莫赛克通信公司和网景通信公司的工程师马克·安德烈森在2000年承认:“只靠私营企业,这不可能发生,就算发生至少也要晚很多年。”
政府资金推动
事实上,如果没有政府,硅谷不会成为今天的样子。就像历史学家玛格丽特·奥马拉在《知识之城》与《硅谷密码》中精彩描述的那样,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与斯坦福大学在研究上的合作,是后者成为高科技教育和研究领域发动机的重要原因。政府资金推动这个曾经冷清的地区彻底转型。奥马拉提醒我们,曾经难以想象那里将成为重大发明和巨额财富的中心。包括教务长弗雷德里克·特曼在内的多名斯坦福大学领导人都欢迎联邦经费,引领斯坦福研究园区发展成现在的样子。
不仅斯坦福是用政府资金发展起来的,散布在加利福尼亚州北部的许多企业也都得感谢华盛顿。1957年在圣何塞成立的仙童半导体公司靠着空军和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合同诞生发展。航空航天局对这些公司生产的集成电路持续投资,降低了成本,促进半导体行业发展。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与罗纳德·里根总统的战略防御计划——一个能够保护美国免遭核攻击的大规模激光导弹防御计划(被批评者嘲笑为“星球大战”)——绑定的联邦资金带来政府计划设想不到的各种计算机创新。尽管有关史蒂夫·乔布斯和史蒂夫·沃兹尼亚克在车库里创业的故事令我们着迷,但政府仍继续发挥巨大作用。奥马拉在《硅谷密码》中写道:“从华盛顿的大理石大厅和华尔街的混凝土丛林,硅谷的诞生凝聚众人之力。”包括马萨诸塞州剑桥、费城和亚特兰大等其他“知识城市”也是政府的类似受益者。
吸引高技术移民
除了与计算机和互联网直接相关的政策之外,联邦政府还在其他许多方面帮助高科技行业。例如,移民改革为外国出生的高技术移民敞开大门。这些人才来到美国,帮助制造全世界今天都依赖的产品。美国希伯来移民救济会帮助年轻的谢尔盖·布林及其家人在1979年获得从苏联移民的签证。他后来成为谷歌的创始人。马斯克凭借学生签证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完成学业,然后用H1-B签证留在美国。
事实上,马斯克的特斯拉公司也得益于政府帮助。2009年对特斯拉是一个关键时刻:该公司从美国能源部获得4.65亿美元的低息贷款用于生产Model S。电动汽车税收减免提升消费者对特斯拉和其他电动车的需求。联邦研究拨款对于这些汽车的不同部件都发挥着作用。
几十年来,联邦政府和高科技行业始终站在一起。高科技故事一次次发生在往往是这个国家最保守的地区。历史学家布鲁斯·舒尔曼在《从棉花带到阳光带》一书中,追溯了南方和西南地区(20世纪60年代后现代保守主义运动的起点)如何基于防务合同和军事基地振兴发展。(编译/赵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