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27 09:54

港媒:生物科技是美中竞争下一个战场?

  参考消息网9月27日报道 《南华早报》网站9月23日发表题为《生物科技是美中脱钩的下一个战场吗?》的文章,作者是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澳中关系研究院副教授张悦(音)。全文摘编如下:


  美国众议院最近通过的《生物安全法案》标志着美国在进一步推动美中生物技术生态系统脱钩。该法案禁止联邦政府向某些美国公司提供资金,因为这些公司与指定的几家中国生物技术公司有业务往来。


  此举反映出华盛顿方面越来越担心中国在生命科学领域的雄心。


  该法案的支持者认为,这项立法对于保护美国的利益和保持技术领先地位至关重要。


  然而,切断与中国生物技术公司的联系可能会阻碍全球科学合作,并减缓新疗法的开发。美中两国的生物技术产业已经深深交织在一起。


  美国生物技术工业组织今年5月发布的一项调查发现,79%的受访美国公司至少与设在中国的合同研究组织签订了一份合同,或者从设在中国的合同研发生产组织采购产品。解除这些关系可能代价高昂且耗时,并可能会推迟新药和新疗法的推出。


  此外,这种脱钩可能会产生适得其反的结果,促使中国加快自主创新努力。北京已经将生物技术确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已制定提高其全球市场份额的宏伟目标。中国生物技术领域的投资前景强劲。


  这些投资涵盖了一系列医疗保健领域,包括人工智能、药物研发、疫苗研究和医疗设备平台建设。这些投资表明,投资者对中国生物技术和医疗保健行业有坚定信心和浓厚兴趣。


  推动生物技术脱钩是在《美中科技合作协定》不确定是否续签的背景下进行的。这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协议自1979年以来促进了两国之间的科学合作,该协议的续约谈判一直遭遇拖延,情况日趋复杂。


  随着《生物安全法案》提交到参议院,生物技术行业正屏息观望。生物技术会否成为中美科技竞争的最新战场?


  这一结果很可能会影响全球生命科学的未来。从长远来看,这种脱钩将促进还是阻碍创新,还有待观察,但有一点是明确的:中美在科技领域不受约束的合作时代即将结束。生物技术脱钩反映了一种更广泛的技术民族主义趋势,即各国越来越多地从国家安全和经济竞争力的角度看待科技进步。


  对于跨国制药公司来说,应对这种新的现实需要详细的战略规划。一些公司已经探索在中国以外的地方实现供应链和研究伙伴关系多元化的方法。然而,对于大多数公司来说,完全放弃中国市场并不是一个可行选项。


  这种生物技术脱钩的更广泛影响超出对行业的直接影响。它标志着全球科技格局的根本转变,地缘政治因素日益影响着研究重点和合作。这一趋势可能会减缓全球科技进步的步伐,特别是在需要大规模国际合作的领域。


  随着美中两国越来越多地从国家安全的角度看待科技合作,全球科研格局有可能趋向碎片化。随着各国日益将技术领先地位视为零和博弈,全球创新生态系统碎片化的风险在加大。


  当决策者努力应对这些复杂问题时,在国家安全问题和国际科技合作利益之间取得平衡至关重要。这种平衡尝试的结果可能会影响未来几十年的全球创新和技术进步。(编译/龙君)